- 第1集
- 第2集
- 第3集
- 第4集
- 第5集
- 第6集
- 第7集
- 第8集
- 第9集
- 第10集
- 第11集
- 第12集
- 第13集
- 第14集
- 第15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19集
- 第20集
- 第21集
- 第22集
- 第23集
- 第24集
- 第25集
- 第26集
- 第27集
- 第28集
- 第29集
- 第30集
- 第31集
- 第32集
- 第33集
- 第34集
- 第35集
- 第36集
- 第37集
- 第38集
- 第39集
- 第40集
- 第41集
- 第42集
- 第43集
- 第44集
- 第45集
- 第46集
- 第47集
- 第48集
- 第49集
- 第50集
- 第51集
- 第52集
- 第53集
- 第54集
- 第55集
- 第56集
- 第57集
- 第58集
- 第59集
- 第60集
- 第61集
- 第62集
- 第63集
- 第64集
- 第65集
识骨寻踪第七季第6集剧情介绍
赵匡胤已不再相信程德玄,找与其一同查看过如夫人的洪太医询问。开封府衙内,卢多逊认为皇帝已对如夫人之死起了疑心,此时应让程德玄施非常手段,然后宣称皇帝暴毙,再由赵普宣布太后遗诏,大事可成。光义仍犹豫不定,卢多逊、贾琰、楚昭辅在一旁力劝。赵匡胤在忙于商议北汉战事时,仍不忘叮嘱太医为身体不适的徐蕊诊治。徐蕊为赵匡胤的真诚感动,当夜到勤政殿中主动奏请侍寝。赵匡胤应允。迩芙殿中,圣人华洋得到皇帝口谕,知有徐蕊倍伴皇帝,脸上虽是为皇帝高兴,心里却是悲苦。几日后,徐蕊盛装与皇帝举行合鸾之礼,却收到书信,信中称孟昶与小蝶皆为赵光义毒杀。徐蕊心中一凛,烧毁了书信。待赵匡胤到福宁宫后,徐蕊跪地以匕首抵颈求赵匡胤诛杀赵光义。此时她并不是要为孟昶报仇,而是担心赵匡胤顾及兄弟之情,赵光义却未必如此。如若纵容赵光义,必会威胁皇帝性命,危害大宋江山社稷,诛杀赵光义是大义灭亲之举。见赵匡胤仍下不了决心,徐蕊横刀自刎以死相谏。前来闹洞房的华洋和京娘看到徐蕊横卧地上,吓得不敢出声。王继恩迅速将徐蕊之死禀告了赵光义。当夜开封府衙内,赵光义担心徐蕊是因孟昶之死才以死相逼,怕皇帝在悲伤之际迁怒于自己。一旦皇帝从孟昶和小蝶之死中
江南国主李煜收到蜀国孟昶送来的书信,翰林学士徐铉也收到侄女徐蕊的书信,都是希望两国联手对抗大宋。徐铉却认为应与大宋交好,只宰相李景达一再劝说国主李煜联蜀。李煜恼怒蜀国多次蚕食国土,不愿与昏庸无能的孟昶为伍,将蜀国书信撕毁。枢密相李崇矩奉命派出细作打探成都情况,成绩卓越,得赵匡胤赞赏。宰相赵普仍认为蜀国与京城千里之遥,江南国却是隔江相望,舍近而求远,不是兵家之道。一旁的吕余庆称已得蜀国情报,不可半途而废。赵匡胤打断二人争执,下令先攻蜀。蜀国检工赵彦韬知孟昶无道,在护送大臣孙遇赴北汉国送密信时,半途毒晕孙遇,投奔已在大宋任知府的楚昭辅。楚昭辅忙将赵彦韬及密信、孙遇送往京城。赵普和李崇矩还在为当天吕余庆无礼愤愤不平,要想办法将其外调。此时赵彦韬携楚昭辅书信拜见,赵普不敢耽搁将密信上呈皇帝。赵匡胤看了密信后大喜,这正为出兵伐蜀提供了最佳的理由。赵匡胤伐蜀,为防腹背受敌,决定拉笼江南国主李煜。早朝时,赵匡胤接见两名江南国叛臣御吏中丞杜著、彭州县令薛良。赵匡胤认为杜著身为御史,辜负国主信任,命人推出斩首。薛良则被发配。随后沈义伦奉皇命出使江南国,送上杜著人头,并愿提供粮食赈济江南水灾,还送回以往战
赵匡胤、赵光义、赵普和卢多逊审看殿试举子的考卷。赵匡胤发现一篇极好的策论。赵普看后认为可点为本届状元,揭开遮盖姓名的薄纸后才发现竟是老对头沈义伦养子鲁梁的考卷。可说出的话无法收回,鲁梁被钦点为状元。卢多逊也因主考有功授赏。赵光义则假意为宋琪说情,却有意无意点出是赵普所荐。赵匡胤看在赵普的面子上轻罚了宋琪,包括陶谷在内的贿考官员也被降级。宰相府里,陶谷前来请罪。赵普心中忧虑,自己手下多次被人举报,被皇帝责罚,担心什么时候也会受到牵连,失去皇帝宠信。赵光义为了拉拢刘温叟,派贾琰再次送上重礼。刘温叟没有当面拒绝,而是让贾琰将礼物放在西厢房内。贾琰在西厢房看到上次所送的钱物原封未动,心知不妙。回到开封府衙后便为赵光义准备了一套说辞。果不其然,刘温叟请来了赵普,将赵光义送礼之事向宰相呈报。赵普马上进宫奏报此事。赵匡胤听后宣赵光义上殿。赵光义心里早有准备,跪在勤政殿,未等皇帝开口先恭喜皇帝有刘温叟如此忠心廉洁之人,称自己两次送礼只为试探。赵匡胤对这个皇弟的话将信将疑,也不便说破。赵光义见皇帝不再追问,便借机转移话题,说到新建的宰相府。赵匡胤对新宰相府的豪华气派已有耳闻,带着高怀德趁赵普在政事堂办公
皇宫之中乱作一团,一片火光冲天而起,太子的东宫被烈焰所吞噬,夜空也被染得红彤。荀皇后心系太子,顾不得穿衣便急匆匆得冲向东宫。幸而荀飞盏将太子抱出了火场,太子虽然受了惊吓,却并无大碍。萧平旌也察觉了火情,火急火燎得赶到了宫中,荀飞盏告诉他太子无恙,才让他稍放下心来。荀飞盏却质问他是怎么深更半夜入宫的。原来先帝曾赐给长林王府一块可以不经通报便可随意入宫的金牌。萧平旌正是靠着这块他父王从来不用的金牌才敢入得宫闱。可荀飞盏却责备他不该随意乱用金牌,这种金牌只不过是一种荣耀而已,不可以真的使用,不然不经通报,深夜随便入宫,本身就会让人对其产生各种猜疑。荀飞盏让萧平旌趁没人看见赶紧离开,省得闯下大祸。萧平旌神情郁郁得离开了皇宫。内廷官员在皇后殿中跪了满地,荀皇后爱子甚于自己的性命,发生了这样的事令她怒不可遏,听官员奏报可能是值夜困倦引起的火灾,便厉声下旨要残忍仗杀所有的值夜宫女。她不顾劝阻一意孤行,还命人不可将此事禀告太子。次日一早,萧平旌求见皇帝,为当值夜班的众人求情。皇帝得知此事后,略为惊讶,表示会派人去阻止皇后的愚行。荀飞盏正向皇后建议,将太子移驾泰清宫暂居。皇帝命皇后将当值的人送内廷依律处
东海使节团进京在即,使团名单之上,琅琊榜第一高手,东海墨淄侯的名号赫然在列,令蒙浅雪和萧平旌大感意外。蒙浅雪估计此次墨淄侯进京该是与当年的淑妃有关,东海国书之上也正大光明的写着要以东海国的礼仪祭奠淑妃。东海和大梁素有联姻,二十年前,东海国嫁入大梁两位郡主,而其中送入东宫的那位,就是后来的淑妃。而被先帝许配给二皇子的另一位郡主竟然就是现在萧元启的母亲,莱阳太夫人。墨淄侯名声虽显赫,其实是个长期远离尘世喧嚣的隐逸之士。此时突然来大梁祭奠淑妃,才令人得知他原来正是淑妃的嫡亲兄长。萧庭生觉得淑妃已经离世七年,墨淄侯却此时才突然要来祭奠,皇帝也认为,这个武艺被奉为天下第一的墨淄侯此次前来,似乎另有所图。萧平章对琅琊第一的墨淄侯入境也是如临大敌,不敢等闲视之,不过他却欣慰的称,墨淄侯虽然厉害,不过大梁也是人才济济,京城之中,荀飞盏和萧平旌倒也可以抵挡一阵。虽然两人都不在琅琊榜中,但两人却都是顶尖高手,萧平章自信的认为若两人联手,虽不敢说天下无敌,但也相距不远。现在墨淄侯此行来意不明,不如就放手交给飞盏和平旌两人应付。萧庭生也觉得可以交与孩子们处理,皇帝答应下来。萧元启念及,母亲是东海人,他兴冲冲的